清代藥鈴(郎中搖鈴)

    每到週末的跳蚤市場,前來逛街尋寶的人,都不約而同的從各地湧入,出現在這中部最大的舊貨狩獵場上。逛著逛著,我來到了一間播放著30年代黑膠唱片的攤位前,突然發現一件類似甜甜圈的物件,拿起來用手一搖,清脆作響。隨口問了一下店老闆,此為何物? 他說是藥鈴。第一次聽到藥鈴,覺得非常有趣也心動。再次問老闆,此物從何處收購而來、歷史年代等。



     老闆説: 這是清代郎中專用的藥鈴,是從一間停止營業的古董店所收購而來。據他了解應該來自西藏地區的物件, 依銅锈老化的程度,該物的歷史應該可以推到清中期左右。因為,在那個沒有擴音器喇叭的時代,可以透過藥鈴的聲音讓民眾知道。所以,不管是在城鎮、鄉村,都時常能聽到搖藥鈴的人在行醫賣藥。古代的郎中或懂醫藥知識的藥販子,在大街小巷,農村的田間阡陌,就不用大聲叫破侯嚨,他只要搖搖鈴聲,人們聽到他們的鈴聲,便知有郎中來了。

    
     這個鼓圓鼓圓的像是個甜甜圈藥鈴老銅器,拿近眼細看裏面還有兩粒銅丸外加一粒西藏琥珀,外周有寬寬的縫隙,係發聲口。縫隙內壁塗抹砂晶,以使藥鈴在搖動時,銅丸與西藏琥珀摩擦撞擊的聲音更大,更加悅耳,鈴聲傳得更遠。加上有著八卦的雕刻,更是具有美感的加值。
 
    古代的游方郎中一手拿串鈴,一手拿招牌,肩挑藥囊,懸掛葫蘆,走街串巷,濟世救人。不用開口介紹,百姓們就知道他們是大夫,甚至可以從游方郎中搖鈴的姿勢瞭解他們醫術的高低。

   
    他們手中的串鈴,又叫“虎撐”,是舊時行醫者手執的一種又叫作“串鈴”、“虎銜”和“報君知”的物件,據說是唐代名醫孫思邈發明的。

   
    後來,遊醫郎中為顯示自己也有名醫孫思邈那樣的醫術,手裡也都拿著這樣的鐵環,作為行醫的標誌。   


    如何使用方式,老闆拿起來親自介紹說: 藥鈴需套入五隻指頭才行,否則搖動時就容易滑落下來。更重要的是此藥鈴製作特別精緻規整。握在手裏輕重合適,大小適中,自然舒暢。鈴的兩面均雕鏨有易經八卦圖,上下都一樣,顯得十分精美。從內外包漿來看,應是清代之物。此鈴雖經百多年,仍保存完美,毫無損傷,再加上厚重的包漿與老化的銅锈,更顯得古色古香。當下一陣討價還價之後,終於以我心中價錢跟老闆購買回家去了。
 
    滿心歡喜回到家後,查了一些書籍文獻網路資料,更清楚地知道了藥鈴又亦稱虎撐子。相傳是藥王孫思邈的發明。孫思邈是唐代初期的醫藥學家,活了一百多歲,被後人稱為藥王。
   
    相傳,有一天,孫思邈正在路上行走,突然發現一隻虎追了上來。孫思邈忙放下藥囊,拿起扁擔,準備和虎一拼。可是老虎追到孫思邈的跟前站住了,不但沒有傷害他的意思,還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孫思邈一看就明白了,這虎是來找自己看病的。

    只見那虎張大嘴,原來是一根骨頭卡在了老虎的喉嚨裡,孫思邈拿起身邊的銅鈴套在胳膊上,把手伸進老虎的嘴裡,一使勁,把骨頭拔了出來,老虎疼得一合嘴,牙齒正好咬在銅制的串鈴上,這才沒有傷著孫思邈的胳膊。所以又把“鈴醫”手上的串鈴叫作“虎撐”。
   
    從此後,銅環就改成了手搖鈴,成為採藥人的標誌。醫生們遊走行醫也搖此藥鈴,以顯示這是藥王的弟子。再後來,逐漸成了行醫賣藥的標誌。不過,賣藥行醫的人搖動藥鈴,也有約定俗成的行規。

    醫術有三六九等,使用藥鈴的方法也不盡相同。走方醫搖動虎撐時有一定的規矩:例如,舉過頭頂搖動,象徵醫術高明;與肩齊平搖動,表示醫術較高;如果放在胸前搖動,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使買藥求醫之人一望便知遊醫的水準。
   
    但是,遊醫的搖鈴不管放在什麼位置搖動,在經過藥店門口時都不能搖,因為藥店都供有孫思邈的牌位,倘若搖動便是對藥王的大不敬。藥店裏的人可上前沒收遊醫的藥鈴和藥籃,同時還可責令其向藥王的牌位上香賠禮。
 
       《清貴名媛》第一百九十七章:來福口齒伶俐地把林琅玕與店小二的話轉述給了徐老太爺和林氏等人,眾人臉色都有些猶疑不定。一個走街串巷的搖鈴郎中的名聲實在是不如藥鋪坐堂大夫。雖說什麼都不能一概而論,可到底是人生地不熟,哪裡就能輕信了。可林氏終究是維護娘家人的臉面,沒有當眾駁了弟弟的面子,沒有出言反對。看著林氏的沉默,徐老太爺自然也就順水推舟,特意做了一回老好人。林家對徐家向來是勞心勞力,何必斤斤計較呢。更何況林琅玕也是一番好意,並無惡意。且徐老太爺也對民間的奇人異士有些好奇,且隔壁的茶樓確實不用車馬勞頓…........
   
    看完文獻資料後,在家客廳馬上試著去搖了搖。沒想到在公寓封閉空間裏,藥鈴聲音大得出奇非常嚇人,比電視裏傳出的聲音還大上數倍,不用說馬上就被老婆及女兒們同聲制止,說吵人不要搖了。看來我只能放在桌上當紙鎮用了,我想如果要叫女兒們起床上學,也許早上可以試一下吧~~嘻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