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白瓷素燒碗
我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一攤,見一個打扮時尚女生與衣著樸拙的老先生,很少有的父女來擺攤的組合。
特意在他攤位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便隨口問問還有沒有擺出來的?
他說自己都很誠信在做生意的,好東西是要留給熟客看的。
他說自己都很誠信在做生意的,好東西是要留給熟客看的。
因為來在這裡,不懂行情的人都會亂殺價,都希望可以高檔低買,價格落差很誇張。
我也表示一分錢一分貨,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只要有好東西,我會跟你買而不會隨便問問後,就放下東西轉頭走啦!
我看造型是撇口碗,線條優美,釉色平淨光潤。表面散發出的光擇是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以放大鏡檢視釉面,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底部圈足因長期使用貼放桌面磨擦,順手不礙手。
他保證是宋代初期而非是元代的,因為到了元之後的影青瓷製作漸粗,顯得笨拙,不如宋影青瓷精細靈巧。在燒制方法上只有少數採用覆燒,大部分恢復正燒,所以,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無釉。造型基本沿襲宋代,但盤碗底足大多為很淺的圈足,有的甚至淺近平底。
他告訴我:今天您是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您就看能出多少錢,能回本或虧些就讓給您。我一般平時跟店主的議價慣例單件8折,多件7折價,此次我一口氣就直接下殺6折價再去尾數。沒想到他連考慮都不想一下,就說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虧本賣了。
古人用它來酒或鬥茶,看來是比現在人的我們懂得生活。我每每看這素白的宋代素燒碗,彷如初見般喜悅,可拿它來裝什麼呢?就當溫茶具的呈盤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