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白瓷素燒碗

    我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攤,見一個打時尚女生與衣著樸的老先生很少有的父女來擺攤的組合

    特意在他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便隨口問問還有沒有擺出來的

     他說自己都很誠信在做生意的,好東西是要給熟客看的

     因為來在這裡,不懂行情的人都會亂,都希望高檔低,價格落差很誇張。

    在這兒,都是之前年輕時去世各地所收藏的每件都是物值、貨真價實的東西。

 我也表示一分錢一分貨,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只要有好東西我會跟你買而不會隨便問問後就放下東西轉頭走啦

他表示有帶來素燒碗,是自已十幾年前的藏品,因近來找不到老瓷器,才拿出來賣。我說有興趣,於是他從桌面下行李袋拿出來供我鑑賞。這件東西是宋代影青釉素碗,他解釋說在北宋前期釉面多光素無紋,正燒和覆燒都有,至北宋中期以後,出現刻花、篦點、篦劃和印花裝飾,也有少數貼塑。至南宋則盛行印花,盤碗多覆燒,紋飾題材、布局方法明顯受定窯影響,而這件是覆燒無紋的宋素燒青白瓷碗。

我看造型是撇口碗,線條優美,釉平淨光潤。表面散發出的光擇是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以放大鏡檢視釉面,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底部圈足因長期使用貼放桌面磨擦,順手不礙手。

保證是宋代初期而非是元代因為到了元之後的影青瓷製作漸粗,顯得笨拙,不如宋影青瓷精細靈巧。在燒制方法上只有少數採用覆燒,大部分恢復正燒,所以,器物一般口部有釉,而足部無釉。造型基本沿襲宋代,但盤碗底足大多為很淺的圈足,有的甚至淺近平底。
 
告訴我今天您是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您就看能出多少錢,能回本或虧些就讓給您。我一般店主的議價慣例單件8折,多件7折價,此次我一口氣就直接下殺6折價再去尾數。沒想到他考慮都不想一下,就說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虧本賣了。

後來我陸續收了好幾件宋代影青瓷慢慢才了解到其器形年代間的差異元代之後在瓷裝飾上又歸於簡潔,印花減少,有的改為刻花和劃花,很多器物則又光素無花了,少數器皿出現紅褐色裝飾點。在器型上,影青釉的燒制以日用器皿為主。一般多見於杯碗盤碟、執壼、注子、盞托、瓜棱罐、瓷枕、香、盒子、蓋瓶和穀倉等。也就是北宋初期到了南宋未期的是由到繁的裝飾。而到了元初時又變成面為主直到元中葉才出現元青花那般如此華麗的紋式
 
古人用它來酒或看來是比現在人的我們懂得生活我每每看這素白的宋素燒碗,彷如初見般喜悅可拿它來裝什麼呢?就當溫茶具的呈盤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