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南宋影青劃花碗的美感世界

     在台灣有很多人一旦事業很成功賺了很有錢,就會突然想要充高尚,當個有文化內含的人。

    買買骨董文物,放在公司或客廳充當門面來提高身價,自己卻不去看書物館、查資料起碼的修為認知的功課都沒有去做又不願意去請教專業人士,代為「掌眼」。

花錢買來的東西,都是以耳代目聽從古董店老板的片面之詞

過去有位台灣專做電梯的大老闆,收購傅抱石的作品,還到大陸去開傅抱石大展,結果惹得傅的妻兒都出面,指控作品裡沒有一張是真的,畫冊最後全數收回,弄得灰頭土臉。

我認為對於古董的文化水準與知識養成,乃是一點一滴的累積,不可能速成,更不可能一步登天。但是在媒體報導與金錢遊戲推波助瀾之下,弊病就因此應運而生,之所以會受騙上當,正是由於「假博」、「澎風」、「裝闊」、「躁進」等心理所造成的。

      不僅是台灣連對岸也是如此陣子看了中國大陸中央台的「尋寶」節目,主持人說「七分故事三分寶」,實際情況恐怕不止三七比例,而是應該九點九比一吧!百分之是假故事,只有百分之才是真正古物

 節目裡曾有一個三十歲左右青年,拿了一支三根超大提樑的茶壺參與「尋寶」節目鑑定。專家首先就針對壺底的落款產生懷疑,因為落款的「大清康熙年李氏祠堂為李鱓滕縣知縣而作」與史實不符。

 鑑定專家說:「康熙時李鱓尚未出生,怎會有李氏祠堂為李鱓製壺?」一聽到時間不對,這青年遂馬上改口說,他認為至少也是民國做的。

 專家還是不同意,緊接著指摘那上面的金色紋飾是現代化學金,因此可以斷定茶壺係最近期間的現代工藝品,頂多值幾百塊人民幣左右

 聽在這位青年耳裡,他頗不高興,立即抗辯說:「不可能!我是用兩萬八買的,我這裡還有收據。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它挺漂亮的」。

 專家回稱:「那,就太貴了!」青年一臉腦羞成怒的樣子,另一名專家只好接口打圓場說:「沒關係,只是提供給你作參考。」

     其實,稍微有在泡茶的人一眼就可看出這把壺十分的新,絲毫沒有歲月的痕跡,而且可以肯定是現代灌漿技術製成的。不論造型或是金色紋飾,都令人感覺很「俗氣」,根本談不上甚麼骨董文物。

可是為何這位青年堅持說它美呢?要知道美是有雅俗之分的,被尊稱為精美的古文物,幾乎都是出自古時相當有教養的知識階級之手,或是由他們把關製作的作品。

這種情況下殊不可能會以俗為美,反而應該是具有相當高雅的氣質的。顯然這位青年根本未曾讀過任何相關資訊


     這個節目名為「尋寶」,實質上是古物鑑定。被專家鑑定為真的,捧回藏品,轉身間眉開眼笑,這當然是人之常情。

    要是贗品、仿造呢?反應則十分多樣,有的人一臉懊惱不發一語匆匆離去;另外有的人則故作輕鬆狀,對著主持人說:「沒事,我挺得住,再接再厲….」;更有的人,則一副不以為然狀,嚷說,還是信心十足,堅持自己的眼光。

    一旦問起大多數的收藏者,回答只會說很美,美在那裡 則說不出細節。對於該物的歷史形式材質、紋式、製程等相關知識,大多表示都不太清楚且也沒有主動閱讀過任何書籍,或是請教過專家等是聽來的或是個人主觀想法

我認為如何去認識「古物」,一種文化繼承的堅持。喜好古物而非是金錢投資的遊戲,是面對文化認同的學習


抱持著學習古人當時的心情,來重新瞭解到文化的美學我想這才是收藏骨董的本質我們都只是在大史時間流裡保管這些文物暫時的接在這暫擁有的當下,藉由學習並認識「古物」,才能進入古人美感心境的世界,交織在一起

我想以這樣態度,才能真正去擁抱這件文物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