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木雕意外緣

   我們對佛像常常感覺到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台灣的教育從來沒有告訴過,佛像相關人文藝術的常識或是介紹佛像藝術文化,所以我們是對佛像觀念都處於迷信狀況下,到現在還有許多人一直以為膜拜佛像就是崇拜偶像?
 
   這是對佛像不暸解,佛教也是反對迷信偶像的膜拜,其實佛像主要功能是希望人們可以有見賢思齊,幫助憶念佛法、佛戒的弘法修行功德。明白佛像的功能意義,自然會超越佛像的執著境界,瞭解到人生是因緣所生,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真我,一切如夢幻泡影,所以佛像不是叫人迷信偶像。    
 
     而我癡迷于木雕佛像之美進而去收藏,不強調藏品材質和完整度,只關注歷史留下的片片印記。木造像古意盎然,飽蘊年歲痕跡,殘缺斑駁之間,留下不可逆的歲月痕跡。木造像本身就是用有生命的東西製作而成,它能讓你一眼便感知到古味,一下子就能觸碰到歷史的斑駁滄桑。
    我與該尊木雕佛像結緣是有點曲折,對我來說收藏古佛木雕是一次意外。幾個月前賣家X先生才在玉市擺攤。其攤位上所陳列的東西很多元化,有玉器及雜項,但個人判斷玉件除少數幾件為雕工差玉質不佳的入清老件外,其他多數是一眼假的低仿高古品。而雜項部分,除少數是雕工粗糙的開門老件,其他都是早期工藝品。
 
    因此雖然每周會經過瀏覽其攤位貨色,從未跟其交易過。有次偶然間看上他的攤位有個機械鐘,因為錢包內的鈔票不足只好先跟他下訂。但回家後,內心一直覺得不是很喜歡,只是突發性的衝動購買慾充上心頭。
  事後隔天告訴他事由,他也不介意,但我不好意思要回那訂金,只好看看他攤上有沒有入眼的東西可買。大略瀏覽後,忽然間瞥見在攤位最後方發現這件木雕佛,心頭一緊,馬上請他拿給我上手詳細欣賞,初略看其雕工風格應是清代老件,整個原木表面還有雕刻所留下刀痕粗胚未加打磨拋光痕跡。在收藏實務中,常見明清木雕神佛像,其材質為較珍貴紫檀、檀香及黃楊木,保持本色不上漆,供玩賞把玩擺設用。另外一類採用一般木材雕刻神佛像當供奉用,為避免開裂腐朽及香火煙燻,則採上漆保護。
  而且古董商人在收購木雕佛、石刻佛像、泥塑佛像和銅鐵鑄佛的來源不同,木雕佛像的源頭在民間而不是寺院。採用的木種很多,珍貴一些的有紫檀、黃花梨、紅黑酸枝等紅木類,中檔木料有楠木、楸木、鐵梨等,下等木料則為常見的榆木、桑木、楊柳木等。河西走廊一帶的佛像大部分使用西域特有的黃楊木和胡楊樹根,明清兩代開始使用南洋進口的桃花芯木、檀香木。
 
  事實上,高古時期的木雕佛像極少使用紅木,大多是北方農村的常見樹木,紅木的大量使用是在明代和清早期,清中期以後紅木急劇減少,而隨著清朝皇室篤信佛教的影響,對木雕佛像的需求大增,出自東北的硬雜木被大量使用,並被用來冒充紅木佛像。
 
   我看上古佛雕斑剝皮殼下的木質,凝結著生命張力與自然精華,吐納著一股呼吸的氣息。美極了二話不說,馬上跟老闆成交。

     該尊古味頓生的木雕佛,是借由許多人的傳世過程中,努力保存它才能留待現今實在不容易,因為木製佛像是極易發生損毀,然而它歷經百年來未曾有嚴重破損,可明白當時收藏者對它的重視、為它長久留存付出的心血清晰可感。 心想上次沒帶足錢是對的,沒想到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